在漏水检测中,气体检测仪(通常使用氢气或惰性气体示踪法)是一种定位工具,尤其适用于埋地管道或复杂环境下的隐蔽漏水点。以下是其标准化使用步骤及操作要点:
一、使用前准备
1. 设备与材料检查
气体检测仪:确认设备电量充足,传感器(如氢气探头)灵敏度正常,显示屏与报警功能正常。
示踪气体:使用氢气(H?)或氦气(He)作为示踪剂,需配备专用气体罐(纯度≥99.95%)。
辅助工具:
气体注入装置(如加压泵、注射器)。
管道连接件(如阀门适配器、软管)。
防护装备(如防爆手套、护目镜)。
2. 环境与安全评估
通风条件:确保检测区域通风良好,避免气体积聚引发爆炸风险(氢气爆炸*限为4%~75%体积浓度)。
禁火禁电:关闭检测区域内的明火、电器设备及手机,防止静电或电火花。
人员疏散:非操作人员需撤离至安全区域。
3. 管道状态确认
关闭阀门:在待检测管道段上下游安装隔离阀,确保检测区域封闭。
泄压排水:排放管道内残留水,降低气体注入阻力。
二、操作步骤
1. 气体注入
连接注入装置:
将气体罐通过软管连接至管道注入点(如阀门、消防栓接口)。
若管道无直接接口,可使用钻孔法安装临时注入阀。
设定注入参数:
压力:根据管道材质设定加压值(如PVC管≤0.1MPa,钢管≤0.3MPa)。
流量:控制气体流速为0.5~2L/min,避免管道破裂。
持续注入:
连续注入气体10~30分钟,直至管道内气体浓度稳定(可通过检测仪实时监测)。
2. 气体泄漏检测
设备校准:
开启气体检测仪,在洁净空气中进行零点校准,确保无背景气体干扰。
区域扫描:
佩戴检测仪,沿管道走向以“Z”字形路径移动,探头距地面10~30cm,速度≤0.5m/s。
检测管道接头、阀门、弯头等易泄漏部位。
信号响应:
当检测到气体浓度突变(如氢气浓度≥100ppm)时,标记该点为疑似泄漏点。
记录信号强度(如ppm值)、位置坐标及环境条件(如湿度、风速)。
3. 泄漏点定位
交叉验证:
在疑似泄漏点周边1米范围内加密检测,确认信号峰值位置。
钻孔确认:
在信号Z强处钻孔(直径≤10mm),观察是否有气体或水雾喷出。
定量分析:
使用流量计测量泄漏速率,评估泄漏严重程度。
三、数据记录与报告
1. 检测数据记录
项目 | 记录内容 |
检测时间 | 开始/结束时间、持续时间 |
气体类型 | 氢气/氦气 |
注入参数 | 压力、流量、总量 |
泄漏点位置 | 坐标、距参照点距离 |
信号强度 | Z大ppm值、平均值 |
环境条件 | 温度、湿度、风速 |
2. 报告撰写
检测结论:明确泄漏点位置、泄漏量及修复建议。
风险评估:分析泄漏对结构安全、环境的影响。
附图:包含管道布局图、泄漏点标记图、信号波形图(如有)。
四、注意事项
安全防护:
氢气检测时需配备防爆型设备,操作人员需穿戴防静电服。
泄漏点处理前需通风置换,确保气体浓度低于爆炸下限。
设备维护:
每次使用后清洁传感器,避免油污堵塞。
定期校准检测仪(建议每6个月一次),确保精度。
法规遵循:
遵守《城镇燃气管理条例》等法规,禁止在未授权区域使用氢气。
五、常见问题处理
问题 | 原因 | 解决方案 |
气体检测无响应 | 传感器失效、管道未封闭 | 更换传感器、检查阀门密封性 |
信号漂移 | 环境干扰、设备故障 | 更换检测位置、重启设备 |
泄漏点定位偏差 | 管道走向复杂、多泄漏点 | 结合听音法、红外热成像交叉验证 |
通过以上步骤,气体检测仪可定位漏水点,尤其适用于传统方法难以检测的深埋管道或非金属管道。操作时需严格遵循安全规范,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。